這本書其實藏了幾年了,但當時還小,宗教對自己而言還不是一個主要中心信仰,特別又是簡體字,翻開幾頁就闔上了。
直到現在,是時機,讀完後獲得相當大的感觸,即使這些感觸在後期的低潮中仍然有些動搖,但當中提到的一些信念,
確實是可以參考與學習。
這本書提出了我自己的缺點,總是想著說著,但實際作為可能是另外一回事、或是難以付出實際行動,
或許自己的諸多憂愁困擾是來自於這般的拖延症狀,自己給自己尋了煩惱。
在事情發生之前,過多的擔憂其實沒有幫助,實際做過一遭後,成功與否,至少是努力過的失敗,而不是從未認真就投降了。
對於這樣的狀況,自己該是選擇努力一回吧。
那天一如以往翻開其中一本筆記本,從2013年開始寫,發現裡頭寫下來的心情、事件,都在一個圈圈上輪迴,
次次說要成長了,但仍舊在一個圈上跑跳,僅有的只是人物、時間點不同而已,自己感到很大的衝擊,
原來以為自己「可以了。」其實只是假象,真正內心的自己並沒有好好地認識自己、認清自己、沒有真正成長。
原來過去的自己,不小心在無知覺得情況下依賴了他人,在自己低落的時候,企圖依賴著另一個人讓自己好起來,
或許起初嚐到了甜頭因而告訴自己:「沒事的,一定會有另一個人或事件讓自己分心、一定會有另一個人出現轉移注意力。」
當時的自己以為這是命運和緣份,要自己不要擔心。
對,不需要太過擔心,但該做的是靠自己站起來而不是仰賴其他人的出現來讓自己好過。
直到後來的自己才明白,聽了再多人的言語、意見想法、看了再多,重要的是自己的心:「我要的是什麼。」
於是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讓自己沉澱,好好地認清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,認真聽見自己的心,而不是他人的告訴。
明白了一切痛苦其實來自於自己無意義的執著。
「一切法相由心造。」自己的心看見的事物成就了眼前的景象。
我們看事件若是充滿煩惱擔憂以及痛苦,那麼就會用著憂愁來發言、來應對;
若是將事件看作是稀鬆平常的事,那麼我們自然就能輕鬆以對,自然流露的是最真的自己以及心意。
所有心裡的痛苦來源都是因為執著了,要得太多吧,因此感到難受。
佛法經常說,一切都是虛妄的,世間都是無常,若是明白這個道理,那還有什麼好執著與放不下的呢?
關於這點,自己還沒有辦法好好做到,還在學習著哪。
索達吉堪布經常會用些幽默的字句來傳達佛教的意義,看見這段話也笑了,確實是呀!
別人說什麼是他們心裡想著、他們自己製造出來了異相,我們自身明白了事實,自然不該受其影響的。
這本書或是佛教經常教人的重要一點是:「利他心。」
如果一切出發點是由利他的角度而作為,那麼對方的想法、事件的衍生如何,或許會走向於善的那方。
不求回報的利他,真正心甘情願付出的一顆心。利己利人,利他之後,即使自己不求回報,自然也會有善事回到自己身上的。
愛情最是無常的一種吧,就這樣發生了,也就這樣瞬逝了。
明白情感是最無常的一環,或許在面對感情時能更從容吧,也能更自然展現自己、與對方相處,更能明白把握當下的重要。
只是現在才懂得這些道理的自己,面對已經失去的那份情感,說再多也來不及了。
現在僅能做到的,是在還有緣份的時候,還能給予一聲問候的時候,珍惜著、維持著,這樣已經很好了吧。
「如愛是無有條件,只要他好,我就幸福,那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,也不可能受到刺激或創傷,
所以,愛情到底是愛自己,還是愛對方,需要好好觀察一下。」
自己總是嚷著兩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,應該如何才是,但發現原來自己並未做到真正愛對方,
我們無法期待任何一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來回應我們,當我們付出時,如果寄託了一個回應的方式,
那麼當對方脫離了這個方式回應時,是不是就因此感到不悅了呢?
這樣的我們,其實喜愛的是自己,喜愛的是照著自己方式來走的那個人,而不是真正面前的那個人。
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學會不帶任何期待去愛對方呢?
能夠認清楚這一部分,至少能走在清晰的路上了。
「緣來則聚、緣去則散。凡事不要求,求了就是攀緣,不求就是隨緣。如果有緣,菩薩會幫忙牽線的。」
在最難受的時候看著這本書,檢視著自己的內在,未有一個成熟穩重的內心,凡事都太浮誇,
越看越發現自己的缺,只想定定心然後重新再造,能夠成熟。
能有親情的緣份是最好的,然而在親人面前若難以做到其他良善家庭一樣時,必須歷經一段時間才能做到把親情擺在第一。
知足吧,痛苦來自於執著太多,求得太多了,心就累了,不再那樣求著,一切隨心,自然也會輕鬆了。
聽聽他人的智慧,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的人,只要是大智,我們就能好好明白,然後順著這顆善良的心去行使智慧了。
這本書幫助了自己許多,看完後讓自己放下許多事,只是這樣的領悟是需要維持的,
而我還在學習中。祝福大家也能明白這本書的智慧,然後善良地去對待自己的人生、善待這個世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