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根據阿德勒的思想,過去並不存在,是本身如何定義「過去」、如何定義當下的自己,

我們所說的藉口通常是為了「肯定當下的自己」來尋找理由支撐這樣的信念,

例如解釋妥協於自己不喜歡的現狀時、推卸大環境下的無能為力、或是過去慘痛經歷讓自己無法有所作為等等,

其實這些在阿德勒理論中,都是自己「沒有勇氣改變」而找來的藉口。

 

阿德勒認為凡事都能有所改變,能夠透過自己的行動來獲得更進步的人生,

因此怪罪於「過去」是不該存在地。

我們都有能力讓自己扭轉困境,如果總是說著「沒辦法」或是「xxx就是這樣呀,沒辦法!」很可能是自己不願意踏出去的藉口。

因為踏出去所要付出的力氣、精神、時間,相較於維持現狀來說更加辛苦、歷時更久,並且是未知地,

因此許多人找來許多理由證明「維持現狀是較好的決定。」讓自己維持在舒適圈內,取代花費精神和力氣來突破。

因為即使現狀不盡人意,但也未到非改變不可,就讓自己這麼專注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,選擇避開了能夠改變的部分。

其實多數的「藉口」、「理由」並不真實存在,全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、如何選擇。

 

自己曾經也處於這樣的狀況中,不經意說了藉口、找理由,未發現自己逃避心態,未發現自己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,

更難發現自己建立在自卑情緒上的諸多負面思考和作為。

直到真正跌過之後,接觸基督教、佛教、以及多量閱讀相關書籍之後,才發現自己內在的缺點。

再繼續讀到阿德勒思想,更明白不該繼續任由自己萎縮藉口之中,自己的人生必須仰靠自己的定義以及選擇。

 

其實看了之後覺得,過去的黑暗經歷對每個人來說其實都有影響,並非完全無所關聯,不能一概否定過去的遭遇完全不干涉自我,

重要的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些過去、如何看待已經發生的事情,該用什麼樣的角度和立場來省視一切並振作起來。

而這樣的積極需要被人提醒、需要練習。但「提醒」需要客觀。

 

假如你是安慰別人的人,即使你好希望對方站起來,但你確實不是當事人、不了解同樣一件事發生在對方身上會有多少程度的痛苦,

即使你們同樣都經歷過一樣的事情,例如分手。但並不是你的快速恢復、代表對方也能迅速復原。

不代表他人對你說的鼓勵:「你要愛自己,對方才會愛你。」你能接受、對方就能同樣接受。

記住,每個人都不同,即使同一件事情發生了,但事實真相以及感受狀況只有當事人最清楚,你無法以自己的自身經歷強迫對方和你一樣接受。

你能做的是純粹的陪伴、傾聽、鼓勵、可以講述自己的經歷,但並非要對方跟你一樣方式,你只是給予「參考」條件。

也千萬不要認為對方不聽你的勸說而受苦是自討苦吃,畢竟,真正知道的只有當事人,他正在受著痛苦,千萬別藉著鼓勵的理由卻反潑了更多冷水,

是的,可能對方做了什麼在你眼裡是不該有的,但你不需要再多「責怪」他,不需要再去火上加油說他錯了,要他不要再這樣做,

可是你知道嗎? 對方就是痛苦自己錯了,已經很自責了,他不需要多一個人來指責他的錯。

即使你不認同他的作為,但你初衷是希望陪伴他、希望他好起來,那就真正給予關懷、無條件地陪伴(不是他不聽你的說話你就生氣不再理會)。

需要檢視自己,你之所以「關心」、「鼓勵」對方,是你真的想對方好,還是想聽對方說聲:「謝謝,我好了。」完成「安慰人」目標呢?

後者,其實多數是「為自己」呀! 為了達成自己的任務。

 

假如你是事件的當事人,不小心遇到了傾訴的對象這樣做了,也別生氣,因為他們只是不懂得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合你,

感謝他們有這份心意,這時候你會更明白誰能作為傾訴的對象、又或是自己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困境,你能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。

(哀呀! 這裡扯遠了!)

 

所以,也許我們自身經歷過、看過許多心靈勵志的書籍,學到了許多思想,但如何傳達、應用在生活上,需要多加思考了。 

 

我們能夠選擇如何去看待已經發生的事情。

我們能夠怪罪過去失敗的經歷、讓自己沉溺於不幸的情緒之中、相信自己因為過去的悲慘而無法完成更好的未來;

也能夠選擇將不好的過去放下、感謝發生的這一切,讓自己有機會成為更加成熟的人,選擇去行動、去改變、去愛人愛己。

選擇用心愛著,自立自己的心智、選擇自己真正喜愛的生活、選擇不斷進步的人生。

 

阿德勒說:「首先要親自去獲得幸福。」我們要能自立,堅定地相信自己的信念,讓自己擁有「變幸福的勇氣」。

因為有了勇氣,能夠用心、勇敢地去追求、去經營、接受並為一切來付出精力和時間。

所有人事物皆有「離別」一刻,因此無論對未來的追求,或是對於任何關係的生成和維持,都請朝向「最美好的離別」不斷努力,

在關係結束之後,能夠坦然接受「與這個人的相遇、共度的時光、這些並不是一場錯誤。」成就「最美好的離別」。

白話一點來說,就是我們是否「不後悔」。為了「不後悔」,我們要好好加油、努力著。

 

現在,就放下自己畏懼的那些吧,拾起阿德勒說的「勇氣」,讓自己行動起來吧,

「愛,是奮不顧身的行動」,你愛自己喜歡的事物、愛自己所追求的、愛自己心裡喜愛的那個人等等,

因為愛、選擇去愛,所以該是奮不顧身地為之努力付出,為愛的人事物澆水、灌溉、不停耕耘,相信即使成果多有未定,

相較於「什麼都無所作為」,肯定能夠更加靠近自己追求的目標了。

 

請記得相信自己的力量,前進吧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